——山东金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胜臣
【编者按语】本文作者张胜臣同志是山东金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,从事铸造行业已四十余年,如今已是年逾花甲。该企业从创办之初的以修理为业的邹县城关农机厂开始,发展到现在的全国装备领先、技术水平一流、在全国铸造行业知名的大型企业,张胜臣董事长为了该企业的成长壮大历经坎坷、呕心沥血,他经常说:我这一辈子就是个“翻砂匠”。张胜臣董事长从业心无旁骛,执着就做“翻砂”一件事,而且把铸造业做得风生水起。张胜臣不仅认真、执着做实业,而且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,他领衔的企业位居孟子的故乡——邹城,他将孔孟学说融会贯通于企业文化,此乃金鼎实业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。9月23日江浙考察归来,张胜臣董事长特撰此文,现登载如下,与考察团全体成员和行业商会的各位老总分享。
2016年9月21日,我参加了由济宁市机械行业商会组织的为期三天的“赴江浙学习考察”活动。考察期间多次与当地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、沟通和交流,共同探讨企业发展的思路和理念等。3天紧凑高效的学习考察,作为一名有着40多年管理企业经历的负责人来说,引发了诸多感悟和思考——学习考察的这些企业,思想活跃,观念新潮,实力强劲,势头稳健。他们超前的发展理念,创新的发展思路,精细的管理作风,更为我们在企业发展的方向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
一、企业“道相同,但理念有别”
不同行业,任何企业,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发展、运行和管理的基本轨迹、套路没有多大差别,从原理上讲也没有太大质的差异。但指导企业成长的理念不同,以常开为例,其结果1700人、18亿元的收入、6亿元的净利润……,这些靓丽的指标,则充分体现了“理念”这一根本作用下的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所取得的实际效果。这家公司的产品定位是大路、常规型的传统产品,远非“高精尖”、“新特奇”,从国有体制下的频临倒闭,到改制后经过了近20多年的发展,这家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同行业的名片和翘楚,并紧追世界领先标准的标杆企业,自身效益不断提升,也稳稳地行进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。目前的状态是客观现象,而深层次的动因则是“理念”推动了该企业快速发展,成功了就是硬道理!
二、浩淼三江水,只取一瓢饮
从发达国家历经的实践来看,工业化的成熟是完整体系下的细分协作,德国现象尤其如此。通过考察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,感觉更为深刻!市场经济就是一个浩瀚的海洋生态,经纬度的差别决定了不同的冷暖区域和不同的洋流层。而企业就是海洋中不同的鱼类,生存要讲究天时、地利及人和条件,不可能做到打麻将中的行话——“通吃”。在生态的生物链上应找对自己的位置,通过不懈的努力,进入到竞争的高端境界——弱竞争领域甚至空白竞争领域。“物竞天择、适者生存”,只有摆脱同质、恶性竞争的泥沼,才能步入良性成长的道路。实业型企业尤其要追求这样的成功!“不熟不做,熟的不丢”。作为企业,所谓“多元发展,多业并举”,在自身资本不雄厚、体量不够大的条件下,得陇望蜀,朝三暮四,无疑是实体型企业在发展、扩张道路上自我铺设的死亡陷阱!“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”、“一招鲜吃遍天”,也就是这个道理。因此,企业要稳健发展,必须突出自身的强项,扬长避短,埋头做大做强,正所谓“浩淼三江水,只取一瓢饮”足矣!
三、考察学习的最大体会收获
收获“坚定的经营理念、明确的发展方向、清晰的市场定位、持久的人才培育、不懈的管理创新”,坚定“咬住青山不放松”的耐力。如果做到上述几点,自然就能够分得市场经济的一杯羹!
第一排左三为山东金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胜臣(背景为一大会址纪念船)
(本网编辑 胡 越)
上一条新闻:邹城片区装备制造企业座谈会在金鼎公司召开